小秦岭文峪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

周振菊, 蒋少涌, 秦艳, 赵海香, 胡春杰. 小秦岭文峪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[J]. 岩石学报, 2011, 27(12): 3787-3799.
引用本文: 周振菊, 蒋少涌, 秦艳, 赵海香, 胡春杰. 小秦岭文峪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[J]. 岩石学报, 2011, 27(12): 3787-3799.
ZHOU ZhenJu, JIANG ShaoYong, QIN Yan, ZHAO HaiXiang, HU ChunJie. Fluid 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genesis of the Wenyu gold deposit, Xiaoqinling gold belt[J]. Acta Petrologica Sinica, 2011, 27(12): 3787-3799.
Citation: ZHOU ZhenJu, JIANG ShaoYong, QIN Yan, ZHAO HaiXiang, HU ChunJie. Fluid 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genesis of the Wenyu gold deposit, Xiaoqinling gold belt[J]. Acta Petrologica Sinica, 2011, 27(12): 3787-3799.

小秦岭文峪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

  • 基金项目:

    本文受国家973计划项目(2006CB403508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40703010、40730421、40425006)以及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(20089934)联合资助.

详细信息

Fluid 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genesis of the Wenyu gold deposit, Xiaoqinling gold belt

More Information
  • 文峪金矿位于小秦岭矿田南部,其产出受脆-韧性剪切带控制,赋矿围岩为太华群变质杂岩。根据脉体穿切关系和矿物交代关系,可以将文峪金矿流体成矿过程分为早、中、晚三个阶段,其热液石英中发育CO2-H2O型、纯CO2型和H2O溶液型三种类型流体包裹体。早阶段石英中原生包裹体主要是CO2-H2O型和纯CO2型,其成分为CO2+H2O±N2±CH4,均一温度集中在290~330℃,盐度为1.02%~9.59% NaCleqv;中阶段为主成矿阶段,该阶段石英中包含了所有3种类型的包裹体,其中以CO2-H2O型包裹体为主,获得CO2-H2O和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50~290℃,盐度为0.02%~12.81% NaCleqv;晚阶段石英仅发育水溶液型包裹体,具有较低的均一温度(114~239℃)和盐度(4.18%~8.95% NaCleqv)。根据CO2-H2O型包裹体计算早、中阶段压力分别为130~178MPa和85~150MPa,对应的成矿深度分别为4.7~6.5km 和3.1~5.5km。总体而言,文峪金矿的初始流体具有中高温、富CO2、低盐度的变质流体特征,晚成矿阶段流体演化为低温、低盐度水溶液流体,流体的不混溶导致了主成矿期矿质的大量沉淀,文峪金矿为中浅成的造山型矿床。
  • 加载中
  • [1]

    陈衍景, 富士谷. 1992. 豫西金矿成矿规律. 北京: 地震出版社, 1-234

    [2]

    陈衍景. 2006. 造山型矿床、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. 中国地质,33(6): 1181-1196

    [3]

    陈衍景, 倪培, 范宏瑞, Pirajno F, 赖勇, 苏文超, 张辉. 2007. 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. 岩石学报, 23(9): 2085-2108

    [4]

    范宏瑞, 谢奕汉, 翟明国, 金成伟. 2003. 豫陕小秦岭脉状金矿床三期流体运移成矿作用. 岩石学报, 19(2): 260-266

    [5]

    胡正国, 钱壮志, 阎广民. 1994. 小秦岭拆离变质杂岩核构造与金矿. 西安: 陕西科学出版社, 1-238

    [6]

    蒋少涌, 戴宝章, 姜耀辉, 赵海香, 侯明兰. 2009. 胶东和小秦岭: 两类不同构造环境中的造山型金矿省. 岩石学报, 25(11):2727-2738

    [7]

    黎世美, 瞿伦全, 苏振邦, 黄建军, 王小生, 岳铮生. 1996. 小秦岭金矿地质和成矿预测. 北京: 地质出版社, 1-250

    [8]

    李厚民, 叶会寿, 毛景文, 王登红, 陈毓川, 屈文俊, 杜安道. 2007. 小秦岭金(钼)矿床辉钼矿铼锇定年及其地质意义. 矿床地质, 26(4): 417-424

    [9]

    李诺, 孙亚莉, 李晶, 薛良伟, 李文博. 2008. 小秦岭大湖金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印支期成矿事件. 岩石学报, 24(4): 810-816

    [10]

    卢焕章, 范宏瑞, 倪培, 欧光习, 沈昆, 张文淮. 2004. 流体包裹体. 北京: 科学出版社, 208-222

    [11]

    卢欣祥, 尉向东, 董有, 轩慎民. 1999.小秦岭-熊耳山地区金矿时代. 黄金地质, 5(1): 11-15

    [12]

    栾世伟, 陈尚迪, 曹殿春, 方耀奎. 1991. 小秦岭地区深部金矿化特征及评价. 成都: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, 1-180

    [13]

    毛景文, 谢桂青, 张作衡, 李晓峰. 2005. 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. 岩石学报, 21(1): 169-188

    [14]

    倪师军, 李朝阳, 张诚, 高荣德, 刘春富. 1994.中基性脉岩对金矿成矿的贡献——以小秦岭金矿区为例.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, 21(3):70-78

    [15]

    倪智勇, 李诺, 管申进, 张辉, 薛良伟. 2008. 河南小秦岭金矿田大湖金-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. 岩石学报, 24(9): 2058-2068

    [16]

    祁进平, 赖勇, 任康绪, 唐国军. 2006. 小秦岭金矿田成因的锶同位素约束. 岩石学报, 22(10): 2543-2550

    [17]

    王清晨, 孙枢, 李继亮, 周达, 许靖华, 张国伟. 1989. 秦岭的大地构造演化. 地质科学, 2: 129-142

    [18]

    王斌. 2009. 小秦岭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. 硕士学位论文. 北京:中国地质大学, 1-88

    [19]

    王义天, 李继亮. 1999. 走滑断层作用的相关构造. 地质科技情报, 18(3): 31-34

    [20]

    王义天,毛景文,卢欣祥,叶安旺. 2002. 河南小秦岭金矿区Q875脉中深部矿化蚀变岩的40Ar-39Ar年龄及其意义. 科学通报, 47(18): 1427-1431

    [21]

    颜正信, 孙卫志, 薛成. 2007. 小秦岭金矿田中深部构造控矿规律及盲矿预测——以文峪矿区S505矿脉为例. 黄金地质, 28(12): 17-21

    [22]

    张进江, 郑亚东, 刘树文. 1998. 小秦岭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特征、形成机制及构造演化. 北京: 海洋出版社, 1-120

    [23]

    张进江, 郑亚东, 刘树文. 2003. 小秦岭金矿田中生代构造演化与矿床形成. 地质科学, 38(1): 74-84

    [24]

    张祖青, 赖勇, 陈衍景. 2007. 山东玲珑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. 岩石学报, 23(9): 2207-2216

    [25]

    周振菊, 秦艳, 林振文, 王立新, 汪志强. 2011. 西秦岭铧厂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. 岩石学报, 27(5): 1311-1326

  • 加载中
计量
  • 文章访问数: 
  • PDF下载数: 
  • 施引文献:  0
出版历程
收稿日期:  2011-11-04
修回日期:  2011-11-10
刊出日期:  2011-12-31

目录